2025年7月20日中午13时30分,河南工业大学成人影院
“黄河大合唱”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南省黄河湿地公园以及黄河博物馆,团队通过欣赏等地精神文化和秀丽景色,挖掘红色故事,重温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图一 黄河大合唱全体队员于黄河博物馆门前留影
2025年7月20日中午13时30分,河南工业大学成人影院
“黄河大合唱”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南省黄河博物馆,团队成员在这一地标性建筑处合影留念,开展 “探寻黄河文明,传承治黄精神” 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聆听讲解及互动交流,了解黄河流域历史文化与治理成就,每位队员对于接下来的参观学习充满期待。

图二 博物馆内黄河的波涛景象及毛主席题词
同日13时40分左右,该团队进入博物馆并拍下这张图片,所谓九曲黄河,看到这张图片的雄伟壮观,便可见一斑了。
在讲解员引导下,团队首至 “文明溯源” 展区。距今约 7000 年的仰韶文化彩陶盆引人关注,其鱼纹图案清晰,见证了黄河流域早期农耕文明,反映先民与黄河共生的智慧。成员们仔细观察,记录背景并与讲解员交流器物相关问题。
“治黄史诗” 展区内,历史图片、文献及实物模型展现历代治黄历程。从战国 “鸿沟” 工程示意图,到近代抢险工具,再到现代水利枢纽模型,呈现治黄理念从 “堵截” 到 “疏导” 的转变。1952 年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的影像及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题词原件,让成员们驻足良久,深刻体会其对治黄工作的指导意义。

图三 花园口黄河湿地公园入口
同日下午14时25分,团队成员达到黄河湿地公园,以 “追溯黄河记忆,践行生态保护” 为主题开展实践,重点探访 “扒口处” 与 “将军坝”。

图四 团队在扒口处合影留念
团队首先来到 “花园口扒口处” 遗址。此处立有纪念碑,碑文中详细记载了 1938 年花园口事件的历史背景与经过。遗址旁的陈列馆内,泛黄的历史照片、当时的报纸影印件及幸存者口述实录,清晰还原了事件对黄河流域生态与沿岸百姓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郑州花园口黄河湿地公园导游向团队介绍,此处作为重要历史教育基地,旨在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黄河安澜的局面。团队成员认真研读史料,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现场气氛庄重肃穆。

图五 将军坝
随后,团队前往 “将军坝”。这座始建于清代的防洪大坝,历经多次修缮,如今仍是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工程之一。坝体上 “黄河安澜” 四个红色大字苍劲有力,坝基处的石块因常年受河水冲刷而棱角分明。导游指着坝体的结构介绍,将军坝采用传统夯筑工艺与现代加固技术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提升了防洪能力,是古今治黄智慧的结晶。团队成员俯身观察坝体与河水接触的部位,仔细询问防洪监测的具体措施,对黄河治理的科技化水平有了直观认识。

图六 团队队员在黄河岸边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理解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队员们表示,通过探访 “扒口处” 与 “将军坝”,深刻体会到黄河治理的艰辛历程与生态保护的迫切意义,未来将积极参与黄河生态保护宣传,以专业所长助力流域可持续发展。活动得到郑州花园口黄河湿地公园管理处的支持,相关负责人对团队的实践态度给予认可。
(撰稿人:黄河大合唱团队 审稿人:苑巧翔)